“真的沒想到,1個月時間就把困擾我們村幾年的老問題解決了?!?/span>
近日,在安岳縣長河源鎮保泉村,看著修繕一新的塘堰,村黨委書記趙鳳高興不已。
趙鳳關心的這口塘堰位于保泉村4組,主要用于儲蓄日常生產灌溉用水。但因年久失修,塘堰的塘埂出現漏水現象,存不住水,周邊村民的生產生活受到影響。
今年1月上旬,保泉村將該塘堰急需修整的申請作為問題臺賬,上報到長河源鎮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主題實踐活動領導小組。鎮上相關負責人實地查看和研究后,積極與縣鄉村振興局對接,將該塘堰整治納入鄉村振興項目規劃,并獲得6萬元專項資金,半個月時間就讓塘堰變了樣:泥土塘埂變水泥塘埂,泥巴涵洞變成了水泥涵洞,其他問題也得到相應整治。如今,塘堰蓄水量超過2000立方米,能基本滿足周邊約300畝耕地的灌溉用水?!耙郧奥┧?,我們只有到處找水搞農業;現在安逸了,塘堰修好了,種莊稼再也不愁沒有水了?!睂Υ?,村民田石明一臉興奮。
“我們鎮把深入開展‘我為群眾辦實事’主題實踐活動,作為深化‘勇擔使命,追趕跨越’實踐活動的延伸載體,積極幫助群眾解決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?!遍L河源鎮黨委委員、組織委員李艷介紹道。
建立的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項目臺賬。
為準確掌握村情民意,該鎮積極動員鎮村干部及志愿服務隊伍140余人,分赴村組農戶、田間地頭,聽民聲、聚民意,聚焦群眾“痛點”“難點”,主動收集群眾訴求及愁盼問題,分類解析研判,分層動態建賬,并將活動的開展與干部職工的績效考核掛鉤,實行“實事責任承包到人頭”“任務清單銷賬”制度,確?;顒訉嵭?。同時,按照“誰走訪誰負責誰反饋”原則,積極實行群眾訴求限時辦結反饋制,明確收集、受理、辦理、反饋等流程,提出不推脫、不扯皮、不敷衍的“三不”要求,確保每一個群眾反映的問題都有專人跟蹤反饋,防止主題實踐活動搞形式、走過場。
在該鎮黑塘村,村組之間互通硬化路一直是村民的心愿,但各種建設都得靠有限的財政資金支撐,“手長袖子短”,凡事都得有個先后排序。
去年年底,村黨總支書記彭位學把村組急需通水泥路一事作為問題臺賬上報,沒想到很快就有了回應:將黑塘村未硬化道路的部分路段統一規劃,整體納入鎮域鄉村振興項目中統籌推動實施。去年12月,第一批次3公里長的水泥生產便道建成投用,受益群眾近500戶。今年,鎮上針對黑塘村2、4、8、9組的產業發展情況,又新規劃了一批生產便道,即將啟動建設,將為全村800多戶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便利。
針對群眾看病難、看病貴的問題,為家庭困難的群眾爭取醫保;針對農村人居環境的問題,組建村居環境整治志愿服務隊,明確分工,落實責任,指導謀劃并統籌推進全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;針對鄉村公路、塘堰、橋梁等建筑年久失修的問題,聯系有關部門勘測情況,及時向上級申請解決資金,保障群眾生產生活正常有序進行……自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主題實踐活動以來,該鎮已累計收集群眾反映的涉及基礎設施建設、社保服務、授信貸款、就業搭橋等方面的問題訴求和意見建議39條,建立問題臺賬39個,目前已辦結27條訴求(其中政策落實14件、完善基礎設施10件、化解積案3件),辦結問題滿意率100%,政策宣傳解釋覆蓋率達100%,正在辦結的均有專人負責跟蹤,實現了問題臺賬無遺漏。
“這些看似瑣碎的民生‘小事’,滿懷著老百姓的需求與期望,件件都是黨和政府的頭等大事?!遍L河源鎮黨委書記劉銀平說,該鎮將持續鞏固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主題實踐活動成果,進一步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、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、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,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來加快補齊民生發展短板,努力提升百姓的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全媒體記者 黃建偉 郭菁
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下載‘今日資陽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